乱世天下魏国军旗选择搭配攻略***详解怎么玩
对于非R的军旗配置,说实话我真的没什么研究,魏国之前*大的问题也就在于军旗很难搭配,但如果是司马主公庞德曹彰,这样的阵容,一策士,一战法,两机械,暴击旗的收益一定是*大的,其次应该为普攻百分比,战法百分比,策攻百分比可是如果换成双战法旗,主公的伤害也可能会大于曹彰庞德,换成双策攻,BUFF过后的司马伤害也不会比那两人低,毕竟这两人都是单体。风影幻军旗配置是策攻百分比+双战法。吕bu推荐的军旗配置是双策攻+暴击,另外两面一个兵力,一个防御旗根据需要换。
吴国、蜀国想要“平分天下”,想把魏国怎么分
公元229年,三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耐心爆棚的吴王孙权,终于敢于称帝了;另一件则是蜀国与吴国达成了“平分天下”的盟约,约定将来攻灭曹以后,吴蜀平分天下,瓜分其地。两国的关系从此开始开始了“蜜月期”。
《三国志·后主传》所载:“是岁(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与蜀约盟,共交分天下。”
在《文章连接》中,我们谈到了“遥领州”制度,而这一回,吴蜀看起来做得更加“出格”:攻灭曹魏是连影子都没有的事情,但他们两国却已经提前把瓜分曹魏的计划做好了。
吴蜀两国究竟想怎么瓜分魏国,这个盟约签订后又给两国关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一、“平分天下”的背景
1、吴蜀关系彻底破裂
公元214年是刘备与孙权关系的转折之年。
本来寄人篱下的刘备,不仅占有了荆州的一半,还拿下了益州,一时间成为可以与孙权扳手腕的实力派。
力量对比的变化,打破了双方关系的平衡。孙权按照二人先前的约定,“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三国志·吴主传》)
诸葛瑾去成都见刘备索要荆州,*后空手而归。刘备一句“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三国志·吴主传》)就把他打发了。
孙权大怒,单方面任命了桂阳、零陵、长沙三郡太守,并让他们前去接管各郡,结果自然遭到了关羽的武力驱逐,荆州形势立马剑拔弩张。
而后,双方几乎大打出手,孙权派吕蒙攻取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另派鲁肃屯驻巴丘抵御关羽。
刘备得知后,马上领兵驰援荆州。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刘备得知曹操已经兵临汉中,怕益州有失,只得与孙权议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蜀。
然而,虽然孙刘两家暂时和解,但这是一份双方都不满意的合约:
一方面,孙权“全据长江”的战目标略还是没能实现;另一方面,刘备也因签了“城下之盟”而大为窝火。
所以,这份合约也终究没能给两家带来持久的和平。接下来,就发生广为人知的一幕:孙权偷袭荆州,全据长江,而刘备为夺回荆州,兵败夷陵,双方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2、双方关系重归于好
在吴蜀两国关系逐步恶化的过程中,在外交上非常老道的孙权,为了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屡屡向曹魏示好。曹操在世时,他曾经“先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三国志·吴主传》),随后袭杀了关羽,并将首级送到了洛阳。
曹操死后,曹丕篡位称帝,孙权立马上表称臣表示支持,魏吴两国明确了君臣关系。
但是,孙权并非真心降曹,他深知吴蜀两国“*亡齿寒”的道理,所以面对蜀国大军来攻时,他曾一面向曹丕称臣示好,一面又致书刘备说:
“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汉献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三国志·诸葛瑾传》)
孙权言下之意,无论是吴国还是蜀国,*大的威胁都是魏国,双方之间的内耗,必然没有好结果。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认识,才使吴蜀两家重结盟好成为可能。
夷陵之战后,孙权派遣使者到白帝城与刘备讲和,并在其去世时安排特使吊丧,双方的关系开始逐步恢复,但孙权仍然脚踏两只船,对吴蜀是否能恢复原来的同盟关系不置可否。
*先破冰的是蜀汉使臣邓芝,他见到孙权时,义正言辞的说:“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三国志·邓芝传》)
邓芝认为,吴蜀两国,人杰地险,进可以取天下,退可以保三分。但如果孙权要向魏国进献质子,则必受制于人,将来难免被魏国讨伐,到那时蜀国也顺江而下伐吴,吴国必亡。
邓芝这番话,让孙权*终下了与魏国断交的决心,重新与蜀国联盟。
而后,两国又将同盟关系落实到了行动上。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次出兵北伐。年中,陆逊在石亭大败魏国大司马曹休。诸葛亮乘势又出兵陈仓,进行了第二次北伐。
至此,吴蜀两国关系不仅全面修复,正式达成同盟协议也已万事俱备。
二、吴蜀如何“参分天下”
公元229年,孙权终于走上帝位。消息传到蜀国时,举国上下一片哗然。要知道,蜀汉以继承东汉正统自居,但现在不仅曹丕称帝了,就连东吴孙权也来凑热闹,于是乎许多人建议刘禅跟吴国断交。
但诸葛亮显然不这么看,他说:“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从大局出发,蜀汉不光不能与之绝交,还应该继续巩固联盟关系。于是,诸葛亮派出了卫尉陈震,前往武昌庆贺孙权登基。
在武昌,陈震代表蜀国与吴国签订了“参分天下”的协议:“权乃参分天下,以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三国志·孙权传》)
也就是说,对于魏国所占据的北方9个州,吴国和蜀国各平分得4州,对于首都所在的司州,两国以函谷关为界,各得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三国地图上常见到的“雍州”,不在吴蜀两国瓜分的范围之内的。这是因为,雍州的设立是在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当时东汉朝廷仍被李傕、郭汜所把持,因而吴蜀两国并不承认雍州的正统*和合法*。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司州”的划分。汉武帝时,其管辖范围为:
“三辅、三河诸郡,其界西得雍州之京兆、扶风、冯翊三郡,北得冀州之河东、河内二郡,东得豫州之河南、弘农二郡。”
(《资治通鉴》胡三省音注)
从地理位置上看,在分割司州时,*东边的洛阳必属东吴,而蜀汉向来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理想,所以长安必须要给蜀才公平。而函谷关历来是关内、关外的重要分界点,所以,吴蜀才以函谷关为界,两大都城洛阳、长安双方各得一个,但在司州划分上,显然蜀国更占便宜。
三、“平分天下”的影响
吴蜀两国约定平分曹魏国土,除了划分了以后的势力范围以外,还就双方的权力义务达成了一个长达400字的行动纲领,约定双方:
“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是汉伐之......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三国志·孙权传》)
从此,两国才真正抛开了新仇旧恨,成为了共同进退的同盟关系。吴蜀两个相对弱小的**,互成掎角之势,使魏国时刻处于两面受敌的不利境地,其统一天下的进程被大大延缓。
而也正是在这之后,吴蜀两国才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超长“蜜月期”。
1、联合行动
在行政上,两国按照势力范围划分,开始大搞“遥领州”建设,比如孙权将幽州牧、徐州牧、兖州牧、青州牧等封了个遍,同时还把封在蜀国地盘上不友好的“遥领*”取消掉了,以示对刘禅的尊重。关于“遥领州”制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往期文章《》。
在军事上,《三国志·朱然传》记载:“嘉禾三年,权与蜀克期大举”,公元234年,吴蜀两国联合展开了*大一次伐魏军事行动:诸葛亮兴兵10万,出斜谷与曹魏对峙于渭南。几个月后,孙权命陆逊屯兵夏口,孙韶进兵广陵、淮阳,而他则自领大军兵围合肥。
只不过,结果是诸葛亮病逝于军中,退回汉中;而吴军遇到瘟疫,也主动撤退。
2、经受考验
诸葛亮去世后,吴国为防止魏国乘虚而入,马上在吴蜀边界增兵。当然,孙权此举目的并不单纯,一是为了防魏国;二是可以在蜀国不济时,趁火打劫。
刘禅也不甘示弱,他马上往白帝城增兵,同时派大臣宗预出使吴国,协调两国关系。
孙权问宗预:“东之与西,譬犹一家,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三国志·宗预传》)
孙权此问,显然是恶人先告状。而宗预则不卑不亢,回答说:“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三国志·宗预传》)
孙权听完,哈哈大笑,又派大臣是仪回访,两国之间的紧张得以解除。
而多年以后,当宗预再次完成出使任务回国时,年老的孙权拉着宗预的手,含泪说:“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今君年长,孤也衰老,恐不复相见!”(《《三国志,宗预传》》)依依惜别之情,无异于一对挚友,亦可见两国关系之融洽。
3、再度联手
孙登即位后,吴国权臣诸葛恪起兵20万大举伐魏,同时邀请姜维一起出兵。姜维当即答应,率兵数万出汉中,从西路进攻曹魏。
只是,*终诸葛恪在合肥大败,而姜维也因粮草不济而退兵。这是继孙权与诸葛亮联手后,吴蜀两国又一次大规模联合行动。
4、至死方休
公元263年,魏国大举伐蜀。刘禅马上派人向吴主孙休求援。孙休派出丁奉等多路人马营救蜀国。而当邓艾天降神兵,突然攻到成都城下时,刘禅又动了逃亡吴国的心思。
但谯周却劝说:“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三国志·谯周传》)
他的意思是,魏国能吞并吴国,而吴国无法吞并魏国,如果是称臣投降,与其投降吴国,还不如现在就向魏国投降,何苦要来第二回呢?
刘禅于是采纳了谯周的意见,向魏国投降,蜀国灭亡。从公元229年开始,一直到公元263年,吴蜀两国长达30多年的“蜜月期”宣告终结。
结语:在魏国强大的情况下,吴蜀两个弱国竟然已经早早盘算好了将来如何瓜分魏国的疆土,这不仅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还显得有些滑稽。
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正是两国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合作“愿景”,并为了自己可以看得见的奋斗目标而开始有了实际行动时,吴蜀两国的关系才算真正稳固起来。直到三国时代的尽头,两国一直睦邻友好、未起刀兵。
风云天下重燃魏国阵容大全
风云天下重燃
v1.2.5
类型:策略**
大小:71.31MB
评分:5.0
平台:
标签:三国英雄即时战斗历史
风云天下重燃魏国阵容大全,魏国武将有很多,但和其他**相比,阵容稍微少一点。
风云天下重燃魏国阵容大全
打法特点:机械*强,策士*弱。
打法推荐:
1、机械流:
前期张辽+司马懿+庞德+曹仁+华佗。
评价:机械流给对面加士气,推图打架稳定*不够。
推荐指数:★★★
2、战法流:
貂蝉+蔡文姬+曹操+夏侯_+典韦。
评价:魏国战法威力不错,但缺少华佗,续航能力稍显不足。
推荐指数:★★★★
3、策士流:凑不够五个,可以忽略。
推荐指数:★
4、战法+策士混合流:
貂蝉+典韦+华佗+贾诩+郭嘉,后面换贾诩、郭嘉。
评价:典韦和贾诩伤害都不错。
推荐指数:★★★★
5、战法+机械混合流:
貂蝉+蔡文姬+典韦+张辽+司马懿。
评价:魏国机械*强,司马懿加典韦的组合不错。
推荐指数:★★★★
6、机械+策士混合流:
前期张辽+司马懿+曹仁+华佗+贾诩。
推荐指数:★★★★
关于本次攻城天下魏国阵容怎么搭配和乱世天下魏国军旗选择搭配攻略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